在这一轮加密牛市周期中,一个日益重要的主题是比特币二层网络(Bitcoin L2)的兴起。比特币通常被认为是最大、去中心化程度最高、且最安全的加密资产,拥有超过1亿全球持有者,市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然而,作为一种技术平台,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交易速度缓慢(区块确认时间约为10-30分钟)、可扩展性低(每秒只能处理约7笔交易)以及可编程性有限(其脚本语言和智能合约功能较为受限)。
历史上,最成功的技术网络通常是分层构建和扩展的,这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尤为明显。互联网的分层方法被称为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模型),包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当终端用户访问电子邮件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评论时,这些技术都会在后台运行并相互作用,而用户对此一无所知。
OSI模型概述了互联网堆栈的各层
同样,为了应对比特币的局限性,同时仍然继承其宝贵的网络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比特币生态系统正在积极开发比特币二层网络。这些项目引发了一场开发和可编程性的复兴,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 .NFT、游戏以及其他在竞争区块链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的应用场景带入比特币。
这种分层方法与那些试图在基础层提供区块链所有核心功能(共识、数据可用性、执行)的集成区块链形成鲜明对比。像Solana、Near和Algorand这样的区块链旨在扩展并提供高性能计算,而不需要将数据可用性或执行转移到其他网络上,这与比特币和以太坊所采用的“模块化”方法不同。
总锁仓价值(TVL)是衡量特定生态系统中DeFi增长的主要指标。它代表了以各种方式部署的资本,例如借出资产以赚取收益、在资金池中提供流动性、作为抵押品来获得链上信贷等。虽然比特币二层网络的发展使DeFi应用场景在比特币上得以繁荣,但其增长仍然有限,相比之下,以太坊等更加成熟的生态系统要更为领先。
目前,在领先的比特币二层网络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总锁仓价值(TVL)约为15亿美元。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很大,但仅占以太坊当前锁仓价值813亿美元的2%。此外,如果你看TVL与网络市值的比率,比特币的比率仅为0.13%,而以太坊的这一比率则高达27%。
考虑到比特币中存储的潜在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领先的比特币二层网络在解锁这一价值以用于各种金融用例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如果比特币的DeFi增长达到与以太坊相当的比例,这意味着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将有3000亿美元的可部署资本。
基础协议与二层解决方案
Ordinals和Runes是比特币上的基础协议,分别于2023年1月和2024年4月推出。特别是Ordinals协议,引发了对比特币开发的更大兴趣,通常被认为是“比特币第二季”开始的催化剂。
像Ordinals和Runes这样的基础协议直接在比特币的基础层上运行,而不改变核心协议。它们在比特币交易中嵌入了额外的功能,适用于可以直接用比特币现有脚本框架构建的应用程序(如铸造在单个聪上的NFT和meme币)。
相比之下,比特币二层解决方案在与比特币锚定的独立区块链上运行。它们通常使用比特币的安全性来确保最终性,但通过自己的共识机制提供更复杂的功能。
二层解决方案使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跨链交互成为可能,通常还带有自己的代币(如DeFi、游戏、社交媒体和其他需要更复杂逻辑的应用)。
无论是基础协议还是二层解决方案,这两种方法都旨在通过启用新用例和应用来增强比特币的实用性,这将推动对比特币区块空间的需求增加。这种需求的增加反过来将提高比特币基础层的交易费用,对维持比特币的安全模型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区块补贴每四年因减半而下降的情况下。
序数和铭文产生的网络费用
在过去的两年中,Ordinals(序数协议)曾多次导致比特币的交易费用激增,但迄今为止,Ordinals尚未成为比特币矿工的可持续费用收入来源。自最近一次在2024年4月减半期间的费用激增以来,Ordinals铸造的平均每日交易费用已从约200万美元下降了98.8%,如今仅为约2.5万美元。为了在长期内保持健康的交易费用,其他比特币二层项目需要取得更大的进展。
微支付、游戏或DeFi等低价值交易需要较低的交易费用。只有二层解决方案才能将交易费用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使这些经济活动具有可行性,同时仍然为矿工带来更多收入。相比之下,元协议会膨胀比特币的状态,推高基础层的交易费用,从而将此类交易排除在外。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基础协议并不是比特币的新事物,历史上比特币网络中也曾出现过多个此类协议。Omni Layer(前身为Mastercoin)于2013年推出,允许发行新代币和稳定币,如Tether。
Counterparty于2014年推出,同样允许发行新代币和去中心化应用。Rootstock于2018年推出,是一个与比特币合并挖矿的智能合约平台。
比特币二层网络的下一个时代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数十个新项目加入“比特币第二季”的叙事,并声称以某种方式集成了比特币。最近的例子包括Build on Bitcoin(BOB)、Bitlayer、CoreDAO、Babylon、Botanix、Merlin、BEVM、Citrea等。这些新进入者与现有的先驱者如Stacks、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和Rootstock一起,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
这些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让开放且无许可的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持有者的比特币价值。例如,想象一下能够将你的比特币借出以赚取原生比特币收益,或是用你的比特币作为抵押来获取信贷,或者通过比特币的价值支持铸造稳定币,而不必担心跨链风险或二层网络丢失你的比特币。
判断一个比特币层是否为“真正的二层网络”的关键在于用户是否能够在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同时,也能单方面退出。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将她的比特币从比特币二层网络桥接回比特币基础层,而不需要任何权限。真正的比特币二层网络还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受益于网络上矿工生成的算力。
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单方面退出的协议是闪电网络和状态链(statechain)。其他协议如侧链和汇总(rollup),目前在桥接方面存在限制,尚不符合这一标准。然而,提议的桥接协议相较于现状有所改进,并为更灵活的二层设计铺平了道路。
比特币二层项目遵循不同的框架,具有不同的信任假设,主要结构为侧链、状态通道、ZK汇总或乐观汇总(BitVM)。以下是每种框架的概述以及它们的信任假设和局限性:
信任假设︰依赖于由核心团队控制的多签名合约,通过比特币基础层和二层解决方案之间的中心化管理桥接,比特币基础层的状态和交易最终性由侧链而非比特币基础层验证。
信任假设:假设参与者在链下将会合作,持续监控区块链以防止欺诈,依赖足够的流动性和诚实的节点运营者,并信任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以关闭通道。
信任假设∶由于无法在比特币上执行ZK验证,涉及中心化的排序者,依赖去中心化的验证者网络准确验证由证明者检查的交易,并且由于需要将数据发布回比特币,汇总在交易处理能力方面有限。
信任假设:假设其无信任桥接机制,使用基本计算单元让欺诈证明者检测不准确之处将有效运作,但面临经济挑战,因为运营者必须用等量的抵押物匹配被桥接的流动性,使得可扩展性变得困难。
未来是比特币时代
比特币二层网络的出现标志着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进化。这些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利用比特币强大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同时实现广泛的应用和增强的功能,从而解决比特币的固有局限性。
比特币二层网络与元协议的共同发展,代表了释放比特币内在巨大价值的一条有希望的道路,可能将其转变为一个更具多样性和强大功能的金融平台。
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成熟并与比特币无缝集成,它们有望推动加密领域的重大进展,使比特币变得更具可扩展性、可编程性,并能够支持多种用例。更多比特币投资资讯和最新信息请关注欧意交易所。
2024年度值得投资的最佳加密货币详细讲解,如何投资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