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比特币支付,许多人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2010年那个著名的天价披萨事件上。尽管偶尔在新闻报道中听闻有商家接受比特币支付,但似乎总感觉这种支付方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遥不可及。
毕竟,比特币的剧烈价格波动、缓慢的转账速度和高昂的手续费,这些都成为了阻碍它走进日常生活的难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在国内鲜为人知,而在国外却颇为流行的比特币支付方式。
01 比特币消费的两极分化现象
目前,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正经历着两极分化的局势。在对比特币持开放态度的国家,比特币支付正蓬勃发展;而在对比特币持保守态度的国家,比特币支付则步履蹒跚。
02 比特币在线下消费的应用
商家开通比特币支付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商结合,提供快捷的法币兑换服务,将比特币兑换成当地法币,实现比特币支付;二是商家愿意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接受比特币支付,并甚至使用比特币进行定价。
那些在新闻中常见的大型知名商店接受比特币支付,大多是采用第一种方式。
在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变得司空见惯。比特币本身具有的热点效应,不仅能够吸引顾客,还能作为宣传炒作的手段,因此众多商家乐于提供比特币支付的选项。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日本对比特币持非常友好的态度,2017年,日本新的消费税法案取消了对比特币的消费税,并承认比特币为合法的支付方式。法案生效后,日本商业巨头Recruit Lifestyle,以及大型连锁百货商店Bic Camera和Marui等,纷纷推出了比特币支付渠道。
目前,日本约有26万家商店、餐厅、药店、连锁百货公司和其他零售店接受比特币支付。
美国对比特币的态度同样友好,尽管这种友好程度因州而异。
得益于老牌钱包服务商Bitpay和交易所Coinbase的存在,比特币兑换成美金变得非常快捷方便,因此在美国几乎各行各业都能找到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商家。
此外,比特币钱包服务商Bitpay在2017年还推出了比特币借记卡。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所有支持Visa的场所,使用比特币借记卡完成支付(将比特币按即时价格快速兑换成当地法币),或者在ATM机进行提现。
在欧洲地区,发达国家对比特币的开放程度总体上比美国更高,不过使用比特币消费的便捷程度则因承兑商的服务而异。
03 比特币在线上消费的普及
不仅在线下支付领域,比特币在线上支付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
从波兰最大的网上食品订购平台Pyszne.pl,到俄罗斯最大的在线零售商Ulmart,再到美国零售巨头Overstock,以及被誉为德国“饿了么”的食品配送网站Lieferando.de,还有互联网科技巨头微软和戴尔等,都开通了比特币支付渠道,并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
- Spendabit: 一个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众多电商平台和超过250万种支持比特币结算的商品品类;
- OpenBazaar: 一个去中心化的“淘宝”,只接受比特币支付;
- Purse.io: 理论上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任何亚马逊网站的商品,并且还能享受折扣。
还有许多商家虽然不直接接受比特币支付,但消费者可以通过在eGifter、Gyft、GiftOff等网站上使用比特币购买相关的礼品卡,随后在实体店铺中使用这些礼品卡进行消费。
04 结语
总的来说,从街头购物到在线订购外卖,从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到购买奢侈品,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你几乎总能找到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线上或线下商家,比特币支付正逐渐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更多比特币交易信息,请关注欧意资讯。